游字几画多少笔(“游”的前世今生)
“游”是一个典型的形声字。
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旌旗之流也。从㫃【liu/you】汓【you】声。

那么这里就会出现一个问题:“氵子”尚且好理解,“方人”该怎么理解呢?
我们可以看一下“游”的小篆:

这个小篆左边是个“水”中间这个是“方”,“方”在《说文解字》中的解释为:并船也。像两舟省、緫头形。凡方之属皆从方。
这里的“并船”通常指两船合并,如《墨子》:《墨子·备水》:“并船以为十临,临三十人”,但是这里理解为“两船合并”显然不合适。这里应该泛指大船,比如: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。”总的来说,中间那个就是“方”。
右边上面是个“人”,对应的是“游”字右上角那一撇一横。这样就好理解了,这个“游”的“氵”与“子”组成的“汓”和“方”与“人”组成的“㫃”分别构成了“游”字的声符和意符。
而他的意符“㫃”则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。
《说文》中写到:“旌旗之游,㫃蹇之皃。”这说明“㫃”应该最初应该是描述旌旗飘动的样子。
所以“游”最初的意思应该是跟旌旗有关。
那《说文》中的“旌旗之流”的“流”又是什么意思?
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里的“流”应该是“旒”,指旌旗下的装饰。
但我在《说文解字》中查到的“流”的解释是:“,水行也”并没有找到“旒”的解释,但我在《礼记》中倒是找到“旗十有二旒。”的说法。
那这里,对于“游”我们就可以得到两种可能的古义了:1、旌旗的装饰2、旌旗飘动的样子。
但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,原因如下:
首先我们根据段玉裁注的重文,我们会看到这样的“遊”:

在这个字中,“水”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象征“走”的“辵”。
假设“游”确实是旌旗的装饰,难道在水上和在陆地上,这装饰还能不同不成?但是若是理解为“飘动的样子”那就可以理解了。
后来的“游”可以指在水中的活动,而“遊”呢,只能指陆地上的活动了。
相关推荐
- 2025-06-07什么是固收类产品(什么是固收类资产)
- 2025-06-06利息税是什么意思(个人债券投资中的利息税和避税操作)
- 2025-06-06草头怎么炒好吃? 鸡蛋炒草头
- 2025-05-09为什么不修落地飘窗(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做落地窗了?)
- 2025-05-09结婚用什么花当手捧花好(新娘手捧花选择6原则)
- 2025-05-08为什么绿叶吊兰长得慢(吊兰生长缓慢,倒入这3种“渣”)
- 2025-05-08木材为什么要裂(紫檀开裂不用愁)
- 2025-05-07门为什么会爆(屏蔽门突然破裂?)
- 2025-05-07卖房为什么不给窗帘(卖房的几点建议)
- 2025-05-06什么窗帘遮光效果好(遮光窗帘材质用哪种好?)